石云涛,男,1957年2月生,河南太康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史学会会员,中国海外交通史学会理事,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新疆建设兵团西域文化研究会理事,河南省许昌学院兼职教授,洛阳白居易研究学会特邀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学术委员。
刘宗迪,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专著有《七夕》《古典的草根》《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等,译著有简.哈里森《古典艺术与仪式》、马丽加●金芭塔丝《活着的女神》等
姜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所所长、研究员。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王宪昭,男, 1966年生,山东聊城人,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现任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研究资料中心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秘书长。
孙庆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人类学学者。
田富达(1929—),别名田福达,高山族泰雅人。台湾省新竹市人;1929年生,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毕业于华北军政大学;同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后历任国家民委委员,全国人大民委委员、研究组副组长,台盟总部第一届理事,台盟第二、三届副主席;是第一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安定,男,新华社高级记者,现任新华网首席顾问、新华汽车总策划,80年代初起,他亲历了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决策过程和重大事件。其严谨的报道描绘出中国汽车工业在困境中开放和奋起的轨迹。应邀考察过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的著名汽车厂家。著有《千手千眼--中国变革台前幕后》、《家庭轿车诱惑中国》、《车记》,成为拥有广泛读者的畅销书。
梅小璈(1952—),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梅汝璈之子,1988年在法律出版社出版父亲遗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电影《东京审判》播出之际,梅小璈谈到影片表演,表示根据自己对父亲日记的研究,影片如实再现了当年场景,而扮演其父的演员刘松仁演得颇为传神。在出席《东京审判》的活动谈到自己的父亲时,梅小璈也谈到了很多影片中没有表现出的内容,为大家还原了一个更加完整的梅汝璈。他还曾与人合著过两个法学方面的文集。
张书清,杂志社俱乐部主任,资深户外探险专家,拥有20年中国西部考察的经验。
张平宜,出生于台湾云林县,曾担任《时报周刊》《中国时报》资深记者,作品先后获得台湾新闻界最大的两个奖项。2000年,张平宜放弃了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投身四川凉山一个麻风康复村的教育事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2011年,获民政部“第六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行为楷模称号;2012年2月,获评“2011感动中国人物”。
张妙阳,现任凤凰卫视播音指导台声首席配音师、香港传媒艺术专业学院院长、艺术总监香港普通话朗诵艺术研究会会长、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客座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客座教授,他是著名的广告配音人、著名的朗诵及传媒教育工作者。
范志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代表处物种项目主任,野生动物管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