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雷,女性配音演员。1940年出生,浙江浦江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留校任教。1965年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先后在《金沙江畔》《年青的一代》等影片中饰演主要角色。 1982年起任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兼导演,为《非凡的爱玛》《爱德华大夫》《国家利益》《总统轶事》《最后一班地铁》《蒲田进行曲》《姐妹坡》《鹰冠庄园》等译制片中女主角配音;并担任《斯巴达克斯》《战争与和平》《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柏林之恋》等译制片的导演。
乔松都,乔冠华与龚澎的女儿,1953年出生,1977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后任解放军262医院军医,20世纪80年代赴法国学习,90年代赴美国学习。
田富达(1929—),别名田福达,高山族泰雅人。台湾省新竹市人;1929年生,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毕业于华北军政大学;同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后历任国家民委委员,全国人大民委委员、研究组副组长,台盟总部第一届理事,台盟第二、三届副主席;是第一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安定,男,新华社高级记者,现任新华网首席顾问、新华汽车总策划,80年代初起,他亲历了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决策过程和重大事件。其严谨的报道描绘出中国汽车工业在困境中开放和奋起的轨迹。应邀考察过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的著名汽车厂家。著有《千手千眼--中国变革台前幕后》、《家庭轿车诱惑中国》、《车记》,成为拥有广泛读者的畅销书。
楚泽涵,1962年北京石油学院矿场地球物理专业毕业后留校,历任助教(1962)、 讲师(1979)、副教授(1986)、教授(1992),1996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美国Stanford大学访问学者(1988),1995~1999年兼任石油大学(北京)。
郑凤荣,女子跳高运动员。运动健将。山东济南人。1953年入国家田径队。历任中国体育服务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54年全国田径运动会上,以1.45米的成绩打破女子跳高全国纪录。1957年在柏林国际田径比赛中,以1.72米的成绩获女子跳高第一名。同年在北京市田径运动会上,以1.77米的成绩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女选手。曾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梅小璈(1952—),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梅汝璈之子,1988年在法律出版社出版父亲遗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电影《东京审判》播出之际,梅小璈谈到影片表演,表示根据自己对父亲日记的研究,影片如实再现了当年场景,而扮演其父的演员刘松仁演得颇为传神。在出席《东京审判》的活动谈到自己的父亲时,梅小璈也谈到了很多影片中没有表现出的内容,为大家还原了一个更加完整的梅汝璈。他还曾与人合著过两个法学方面的文集。
朵英贤,男,汉族,1932年3月27日出生,甘肃省永靖县人,自动武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1956年,朵英贤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1956年—1961年,在北京工业学院150教研室任教;1973年—1980年,在兰州油泵油嘴厂技术科工作;1981年—1992年,在208研究所任副总工程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朵英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武器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武器智能化、武器动力学等。
魏勇,男,1981年7月出生于河南省平舆县,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