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刚,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和清华大学“985百人计划”(2003)。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和中西文化关系史。
赵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班师从王瑶先生,文学硕士。早先主要关注领域为现代文学,而后转向明清之际士人的研究。
南炳文,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多次主持完成国家、天津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007年至今担任国家重大古籍整理出版项目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修纂委员,并任《明史》修订主持人。多次到日本、韩国、加拿大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
包伟民,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宋代史、中国古代经济史及近代东南区域史研究等。
左玉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199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8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留所工作。2004年8月评聘为研究员。现兼任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秘书长、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等。
刘志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专长明史和社会文化史研究,她早年致力于研究晚明的党派斗争和东林党的兴衰,后转而研究晚明社会风俗,社会习惯,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引领者。
杜家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史研究室主任,兼职于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现主持教育部两项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主攻清史、满族及八旗制度史、清代蒙古史等。
孙燕京,1956年8月出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讲授历史学院本科基础课、全校公共选修课、留学生选修课、硕士、博士研究生理论与专题课、专业方向等课程。
郭双林,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学术委员、近代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中心副主任等。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对史学理论亦颇感兴趣。
姚大力,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蒙元史、边疆史。毕业于昆明师范学院史地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1年任南京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1993—1995年、2005年分别在美国哈佛大学、日本庆应大学作访问学者。
王建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外关系史,学术专长为中华民国外交史研究。
郗志群,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2月生于北京市。中共党员,北京史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994、2007年)”。主要从事北京史、城市与区域历史地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