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筛选结果 1419 门课程,4123 篇视频

张爱玲晚期小说《小团圆》

主讲: 杨联芬 分类:文学艺术 课时:5 发布时间:2022/01/01

简介: 《小团圆》一书很沉闷,压抑的让人透不过起来。所以很多人看不进去。真正就像她那句“生活就像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外人看来多么光辉夺目,其实内心里张爱玲始终没有幸福过,孤独一世,令人嗟叹。

中国近代史十二讲

主讲: 解说 分类:历史长廊 课时:23 发布时间:2021/08/26

简介: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以“代价”谈“意义”。作者将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其耗费的“历史代价”进行比较,指出它是多种政治势力互相妥协的结果,无论是革命派还是立宪派,袁世凯还是清王朝权贵,都有自己的坚持和自己的让步,最后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清王朝消亡,共和国成立。“中国大革命”以最小的代价成就了中国近代史中重要的转折点,开启中华民族重建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对这个“和局”的再审视无疑对后人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生死叠加》

主讲: 解说 分类:文学艺术 课时:6 发布时间:2021/08/26

简介: 小说讲述了一对密码编码师与密码破译师,在几十年智力对决、战争对抗中,展开破解与反破解、密诱与反密诱的故事,立体地展现了同一对密码人的三种不同的命运结局,诠释了一种既对立对阵,又共存共生的特殊敌我关系。

第一老生讲述魅力川剧

主讲: 杨昌林 分类:文学艺术 课时:2 发布时间:2021/03/23

简介: 川剧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具有巴蜀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认知价值,在中国戏曲史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2006年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典诗词与儒家智慧

主讲: 康震 分类:文学艺术 课时:2 发布时间:2021/03/22

简介: 本期节目主要讲述的是《古典诗词与儒家智慧》,把文学和思想放在一起,那些规范化的儒家思想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中国古典诗词对人的引导作用,远胜于“写得美”,中国文化是儒家文化,我们应该为我们中国文化和我们中国人,这样的人性和文化感到骄傲。

与杜甫的千年唱和

主讲: 彭志强 分类:文学艺术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3/18

简介: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以他传世的诗句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沧桑,引发后代无数好诗之人追慕崇敬,来自四川成都的记者、诗人彭志强就是其中之一。彭志强表示,某种程度上来说,杜甫也是一名记者,比如《春望》就是一篇短消息,“三吏三别”就是策划报道,杜甫的诗歌记录的悲欢离合、冷暖人生正是最为真实的历史。而他自己身为当代的记者,通过诗歌与杜甫产生了共鸣与对话。

《中国通史》

主讲: 解说 分类:历史长廊 课时:100 发布时间:2021/03/18

简介: 《中国通史》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自中华文明起源到1911年时期的浩瀚历史图景,较全面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发展过程,揭示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

《红楼梦》的缺憾美

主讲: 曹立波 分类:文学艺术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3/15

简介: 古往今来的艺术作品中,大家都并不陌生‘缺憾美’这个词,比如维纳斯,恰恰因为它的断臂,人们才会对她的美产生了很多想象空间,而《红楼梦》也是如此,但也正式这些缺憾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研究空间。她将从红楼女性角度探讨《红楼梦》中的三种缺憾美:体貌的缺憾、身世的缺憾以及婚姻和爱情的缺憾。

浅赏竹笛音韵之美

主讲: 易加义 分类:文学艺术 课时:2 发布时间:2021/03/14

简介: 笛箫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有音阶的发音器,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其悠扬的旋律备受中内外各界人士青睐,如今这一中华文明的瑰宝如何发扬和传承,是当今民乐人所探寻的目标,本期节目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教授张维良为你分享笛箫国乐如何传承。

巴赫的悲喜人生

主讲: 姜本中 分类:文学艺术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3/13

简介: 巴赫,德国伟大的作曲家是成功的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溶为一体的音乐大师。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来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今天一般认为他是超越时空的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上一页 1 2 3 4 ... 14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