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 杨东平 分类:教育改革 课时:5 发布时间:2019/09/09
简介: 全社会的应试教育取向,同时是现行考试评价制度的后果。改善教育品质,从应试教育突围,需要将教育价值观的改变作为重要任务,真正建立儿童优先、以儿童为中心、以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终身幸福为本的价值。可以做很多实质性的、具体的改变。
主讲: 梁鸿 分类:教育改革 课时:4 发布时间:2019/09/09
简介: 乡土社会不变的是自然是土地,不单单是物质层面的自然和土地,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明方式。人,不管是乡土文化还是城市文化,都需要一种自然性,都需要跟土地关系,都需要置身于广阔原野之中,这是乡土文化的深层内涵。乡土文化最大的承载体是村庄,是乡土文化里边恒定的东西。
主讲: 鹿永建 分类:教育改革 课时:5 发布时间:2019/09/09
简介: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鹿永建日前在国家图书馆与听众分享了他的真爱密码,对如何建立优质家庭关系做了深刻解读。他认为,夫妻之间的情感关系是构建优质家庭关系的重要前提,要想建立优质家庭关系,必须要明白什么是真爱,并将真爱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操练。
主讲: 冯旭初 分类:素质修养 课时:1 发布时间:2019/09/09
简介: 正"四合一"主题教学模式是把教学目标、教学生理、教学组织、教学手段这四个元素合成一个目标:素质教育:每一元素又由四小元素组建而成,而这些都有相应的四种表现形式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因此叫"四合一"。具有"大容量、强节奏、高效益、活全体"四个特点。
主讲: 陈如平 分类:素质修养 课时:4 发布时间:2019/09/09
简介: 冯旭初提出的数学素质教育实施途径中,关注到了智力、情感、品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提出要改善现行教学过程的单一讲授为有讲有学有练,变死记硬背为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并提出数学素质教育实施的五项原则,即积极参与原则、高难度教学原则、高速度教学原则、即时反馈原则和互助合作原则,同时提出了具体操作性策略,如即时反馈的方法、课堂练习的方法、形成性评价的方法,等等。
主讲: 连中国 分类:教育改革 课时:5 发布时间:2019/09/09
简介: 本课程是由北京四中连中国老师讲述的语文度我们的生命到更富生机的地方去,我们要正确认识生命,认识教育的意义,人的长大或许就是一个离开精神故乡越来越远的过程。教育最大的一个功能或许就是呵护生命。优质的教育就是度我们的生命到更富生机的地方去,就是给人一片郎朗月华。
主讲: 梁衡 分类:教育改革 课时:6 发布时间:2019/09/09
简介: 本课程是由梁衡老师主讲的和家长老师孩子谈阅读,他讲到了为什么要阅读?阅读是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人的一般是物质,一般是精神,国力的一半是经济,一般是文化,阅读是信息获取,知识扩充,思想意识提高,道德修养的培育以及审美观的确立的主要途径。
主讲: 杨桂青 分类:教育改革 课时:5 发布时间:2019/09/09
简介: 本课程是由杨桂青讲述的亲子对话“我”与“你”真正相遇,蒙台梭利说过婴儿时期是永生的救世主,为了诱惑堕落的人类重返天国,他不断地返回到堕落的人类的怀抱。英国诗人华慈华曾说儿童是成人之父。童年时美好幸福的,我们要和儿童进行永不完结的对话,参与到他们的成长中来,利用对话来教育孩子。
主讲: 陆彩霞 分类:技能培训 课时:80 发布时间:2019/08/12
简介: 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学的对象是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教育学的性质是社会学科和基础学科,教育学的特点既是规范性的学科,也是解释性的学科。其意义在于超越日常的教育经验,形成专门的教育认识,为提高教育水平提供思路和理论指导,并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依据。学好教育学是从事教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主讲: 陈向明 分类:教育改革 课时:6 发布时间:2019/03/25
简介: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这种知识体现了教师主动的教育决策和行动,因而彰显了其主体性。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教育部教师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陈向明依托所主持的研究案例,从教育本质视角论述了教师职业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及其教育意义等内容。